• 注册
  • 退出
logo
主页 > 协会服务 > 协会活动 徐盛明: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瓶颈及材料修复技术进展

徐盛明: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瓶颈及材料修复技术进展

      5月18-20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中工电池回收网主办,洛阳市三诺化工有限公司和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八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高峰论坛”于赣州龙南成功召开。
      19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徐盛明进行了以《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瓶颈及材料修复技术进展》为题的主题演讲。

徐盛明: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瓶颈及材料修复技术进展(图1)

当前,退役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包括梯次利用和直接回收两条路径:对于健康状况较好的电池,对其进行重组,用于一些低要求领域;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电池,经过预处理拆解,然后进行再生回收

回收工艺方面,徐教授详细讲解了火法回收与湿法回收工艺的特点。

火法回收工艺:

国外企业多采用火法回收,工艺流程简单,但是能耗高,污染大,回收率低。以Umicore为例,回收的Ni-Co合金需进一步分离,大量Li元素进入熔炼渣而损失。

湿法提取工艺:

工艺繁琐;添加大量还原剂(H2O2等);产生大量高浓度废酸、废碱、有机废水等;同时浸出Ni、Co、Mn、Li等,后续分离困难;Li元素通常为末段回收或放弃回收。

高效优先提锂、目标元素选择性浸出是瓶颈问题之一

在回收技术方面,徐教授提到了两种技术。

技术一:

基于机器人的退役方形动力电池多维识选与智能转载输送技术

优势:完成电池模块电池组无损剥离出电池单体,减少了环境污染、高温对电池单体化学性能影响,保证了拆解的最大安全性、高效性。

技术二:

动力电池智能拆解与物料智能归集技术研究及其成套装备研制

优势:研发了高速智能视觉识选方法及装置,实现了正/负极片精准高效分选,为实现材料的修复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 退役动力电池容量的快速检测与分级装备研制——梯次利用问题
  • 退役电池智能拆解、物料精准归集、有机溶剂回收与整体热解装备等
  • 湿法冶金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及其装备研发
  • 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元、磷酸铁锂)和碳负极材料的结构与功能修复技术

徐教授认为,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材料的回收势在必行。随后,徐盛明教授就通过多个案例,对退役动力电池材料修复技术及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

来源:电池工业网





加强协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与相关产学研用单位的联系,组织和承担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政策宣贯、标准制订、展览展示、技术和人才交流、业务培训、科技成果鉴定与推广应用等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010-6865976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